【賽迪網訊】云、虛擬化、大數(shù)據(jù)以及移動服務的飛速增長,已然改變了用戶使用IT相關服務的方式,提高了IT功能在客戶體驗中的重要性,對此,CA Technologies為此開發(fā)了CA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它的使用可謂頗具成效,有數(shù)據(jù)表明,其解決服務問題的速度將提高25倍,總成本將減少高達50%。這些驚人的性能提升都與CA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的四大技術聚合密不可分,包括:聚合應用和基礎設施、聚合功能域、聚合網絡以及聚合分析。
CA Technologies亞太區(qū)企業(yè)IT管理解決方案部高級總監(jiān)鄭偉輪向賽迪網記者詳解了這四大聚合。
聚合應用和基礎設施:端到端的應用響應時間監(jiān)控,可跨網絡基礎設施追蹤、測量并分析應用性能,將響應時間與智能基準和閾值進行對比,并在出現(xiàn)任何性能降低問題時發(fā)出報警,進而提供基于應用感知的基礎設施管理。
聚合功能域:一種可提供無代理收集以及一流匯總功能的高級架構,能夠跨網絡、系統(tǒng)和應用域在多個功能領域之間進行全面收集與性能、故障和工作流數(shù)據(jù)分析。
聚合網絡:針對基于網絡的語音和視頻的集成性能管理,包括思科統(tǒng)一通信管理器(Cisco Unified Communications Manager)、微軟Lync 和 AVAYA 平臺??蛻艨梢允褂迷摻鉀Q方案追蹤、評估和報告關鍵性能指標,從而幫助確保統(tǒng)一通信服務的體驗質量和網絡質量。
聚合分析:動態(tài)聯(lián)合性能分析技術,可跨整個基礎設施來確定基準、計算趨勢、建立閾值、檢測異常情況以及發(fā)起自動調查。分析結果將以聚合的結構視圖形式呈現(xiàn),為用戶提供基于其用戶角色的可操作信息。
云管理的重點在服務
在IT市場,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概念一直在被熱炒,Gartner就表示在亞太區(qū),要用云替代40%的服務器,這對于IT技術解決方案廠商來說,極具機會。
客戶進入云時代需要關注的技術問題眾多,云管理就是其中重點之一,但是大部分IT運維、管理廠商的目光都集中在云管理的自動化上,對此,CA Technologies亞太區(qū)企業(yè)IT管理解決方案部高級總監(jiān)鄭偉輪表示,目前現(xiàn)在很多客戶在面對云計算時,也開始去關注云計算自動化。但是真正自動化的價值在規(guī)模經濟下才能體現(xiàn)出。在目前一個實驗性的或者是幾百個服務器的狀況下,自動化的價值并不是很高。所以CA Technologies就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把云定義成一個服務,服務要能夠賣得好,必須要靠體驗,靠口碑,然后還要看對云資源的利用率。
卓越的本地化性能
CA Technologies中國區(qū)總經理孫志偉先生表示,相比其他競爭友商,公司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產品針對中國市場本地化的定制,CA Technologies在中國有300多名技術人員在做本地化的工作,這是其他競爭友商做不到的。
孫志偉特別強調,本地化絕對不是單純的語言本地化,而是將產品和本地用戶的使用習慣相結合。
這就需要改變整個產品的功能、界面,甚至很多內部功能,從而能夠適應中國本地用戶的需求。舉例來說,在IT管理中,中國客戶喜歡看報表,而國外客戶對報表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因此CA Technologies針對中國客戶開發(fā)出了一系列的報表功能,還有中國客戶非常注重的工作流程。此外國內客戶大部分是雙軌制,需要電腦和手工共同管理。這樣就需要改變軟件的界面、內核的修改等等。
孫志偉總結說,基于CA基礎設施管理解決方案自帶的軟件工具,CA Technologies的合作伙伴和客戶只需通過比較簡單的步驟,便能在解決方案中增加對某個國產網絡設備的監(jiān)控支持,這將大大方便中國客戶的應用。
最后,孫志偉先生表示:“經過業(yè)務模式調整和對本地化需求的適應,CA Technologies在中國的業(yè)績不斷攀升,已在政府機構、金融、電信、制造業(yè)、能源等行業(yè)中行成了穩(wěn)定的客戶群,并且發(fā)展了一批優(yōu)秀的合作伙伴。CA Technologies正在并且將持續(xù)地投資中國市場,堅定地植根本土,與中國的客戶共同前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