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yè)污水、農業(yè)污水以及醫(y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 按污水的性質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jù)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1)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yè)廢水;(2)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的農田污水;(4)堆放在河邊的工業(yè)廢棄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礦山污水。 污水處理[1]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業(yè)交通、能源、石化、環(huán)保、城市景觀、醫(y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中國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遼河、海河、淮河、黃河、松花江、珠江、長江,其中42%的水質超過3類標準(不能做飲用水源),全國有36%的城市河段為劣5類水質,喪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庫)和城市湖泊水質普遍較差,75%以上的湖泊富營養(yǎng)化加劇,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